我爱蒲江蒲江鹤山书院遗址

2022/6/12 来源:不详

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怎么样 http://pf.39.net/bdfyy/bdfyc/140813/4447651.html

魏了翁画像

魏了翁(-),号鹤山,南宋晚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为传播理学,培育英才,他亲自创办蒲江鹤山书院、靖州鹤山书院。元明清时期,苏州鹤山书院、蒲江鹤山书院、泸州鹤山书院、眉州鹤山书院、邛州鹤山书院、则为纪念魏了翁而创建的,其地位与影响力可见一斑。其时,以魏了翁及弟子为代表形成一大儒学派别——鹤山学派,享有“南方共宗鹤山老”的盛誉。宋理宗端平二年(),皇帝面赐御书“鹤山书院”四大字,以示嘉奖。清雍正二年(年),诏令魏了翁入祀文庙陪祀孔子,充分肯定了他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如今,南宋蒲江鹤山书院、明清蒲江鹤山书院遗址犹在,足以凭吊千秋。

一、南宋蒲江鹤山书院遗址

南宋蒲江鹤山书院遗址,位于今蒲江县鹤山街道樱桃村4组,玉芝山之下的青年水库处,地理位置北纬约30°09′45″、东经°31′41″,海拔约米。

宋宁宗开禧二年()秋八月,在京城做校书郎的魏了翁为奉养年迈的父母,请求朝廷外放,被恩准任嘉定府知府,返川途中遭遇蜀大将吴曦叛乱。翌年,了翁回到家乡,准备在县境之隈支峰(今蒲江县玉芝山)“遂卜室,贮书其上”。宋宁宗嘉定二年(),了翁亲生父亲病故,他“解官心丧”在隈支峰之白鹤山筑室,筹建鹤山书院。嘉定三年(),书院落成,名“白鹤书院”,以了翁号鹤山,故人称“鹤山书院”。

《宋史》“魏了翁传”记载,“丁生父忧,解官心丧,筑室白鹤山下,以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士争负笈从之。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

《宋史》魏了翁传记载,创建鹤山书院

宋宁宗嘉定四年()冬,魏了翁离开书院,先后任知汉州、知眉州、潼州府路提点刑狱兼权转运判官、权知遂宁府、直秘阁知泸州主管潼川路安抚司公事等职。其间,嘉定五年(),汉州任时,“境内桥坏,民有压死者”,“诏降官一秩”,回蒲江主持鹤山书院数月。嘉定十一年()春,知泸州后不久,其生母病亡,于是请解官回乡,一面为其母守制,一面在鹤山书院教学授徒。嘉定十四年(),叶适寄《魏华甫鹤山书院》诗,云:“周公仲尼在左右,勘点六籍开凡愚”。是年,了翁离开书院赴潼川府任。绍定四年()六月诏复魏了翁原职,是年秋离开靖州还蜀,翌年三月回到蒲江。绍定六年()春,离开蒲江赴泸州任。魏了翁在蒲江创办鹤山书院后,除去居官在外的时间,前后四次主讲蒲江鹤山书院,共约五年多的时间。

魏了翁鹤山书院图

(顾曾平绘)

《宋史》魏了翁传记载,御书赐鹤山书院四大字

宋理宗端平二年()十二月十四日,魏了翁任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兼江淮军马,“陛辞”时,皇帝面赐御书“鹤山书院”四大字,以示嘉奖。据吴万居《宋代书院与宋代学术之关系》统计,宋代书院余所,得到皇帝御书赐额的仅有34所。

魏了翁在鹤山书院从事学术和教学活动,推动理学在四川的传播。《宋史》云:“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以他为代表形成宋代一大儒学派别——鹤山学派,他成为南宋理学的领军人物,朝野上下已经名动一时,家铉翁《则堂集》有“南方共宗鹤山老”之誉。此学派集宋代蜀学之大成,在宋代蜀学乃至整个宋明理学史上的地位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宋一代,蒲江鹤山书院为国家培养的大批杰出人才,据所见资料,魏了翁的门人弟子可查其名的有30人,其中著名者有类元王万里、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高斯得、礼部尚书牟子才、权刑部尚书吴泳、学者史绳祖等。

明代蒲江知县邵有良于县城北一里处重建鹤山书院,在今蒲江中学校址内,其书院地址已与宋代鹤山书院原址相去甚远。但,今天许多文献著述往往误以此为魏了翁建立鹤山书院的地方。

那么,今天南宋蒲江鹤山书院的遗址在哪里呢?

魏了翁《鹤山文钞》十一卷有《书鹤山书院始末》,其文云:“先庐枕山,与古白鹤岗阜属连。山之巅,则修竹缘坡,循坡而上,草木胶葛;又上焉,则荆棘之所于也。有烽燧故基,相传为李唐时西南夷数大入,是为望敌之所。盖居一县之最高峰,故县人亦罕至其地。一日,与家人穷隮颇爱面前隈支一峰,欲即之而不得。则除剪其荆棘,蒙犯虺蜴,聚足而上,则其地平袤,衡广二百尺,纵数里。无复侧峻凹凸,殆天閟而地藏者。隈支中峰,复屹立其前,如有巨人端士色授面承欤?遂卜室贮书其上,与朋友共焉。会居心制,未即功。”

据其《始末》,魏了翁创办的鹤山书院地点应该在与其父墓地相连的白鹤岗阜。那么,魏了翁父亲的墓地又在哪里呢?

魏了翁的《赠王彦正》记载:“嘉定二年,余以心制里居。宅兆未卜。闻资中王直夫雅善青囊之术,即具书币致之。居三日,余表兄高南叔拉与登隈支山,过蟠鳌镇,历马鞍山。未至山数里,直夫顿足而言曰;‘由长秋山而下,乾冈数里,其下当有坤申朝甲乙出之水,子之先君子其当葬此乎,’下而卜之,果如所云。遂为今长宁阡。”

因此,我们不难知道魏了翁父亲的墓地是在长宁阡。

从资中风水家王直夫与魏了翁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王直夫道:“子未有室,居子之先庐,被山带江,其上有山,与马鞍之朝向若相似,然隈支为巽己峰,实当其前,傥知之乎?”原来,隈支山在白鹤书院的西北方向,这与魏了翁的《书鹤山书院始末》里所叙述的,“面前隈支一峰”与“隈支中峰,复屹立其前,如有巨人端士色授面承欤”,记载完全一致。

位于鹤山街道樱桃村四组的青年水库组图

结合魏了翁文中的鹤山书院的结构,基本可以复原宋代蒲江鹤山书院的布局:白鹤岗阜下,依次为鹤山书院前中后三堂、师立斋、书舫、南北窗、藏书楼尊经阁、事心堂,游息之池圃,其后为可凭高瞰虚之愿丰亭。

朱子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先贤魏了翁创办的鹤山书院开启蒲江“乡党之学”的先河,不仅是蒲江历史上第一所书院,而且也是全国各地鹤山书院之本源。今天,传承、保护、开发宋代蒲江鹤山书院遗址意义重大。

二、明清蒲江鹤山书院遗址

乾隆《蒲江县志》关于“鹤山书院”的记载

清代鹤山书院壁墙

清代鹤山书院山长可考者有:潘成禧、陈怀仁、赵廷澍、王宗陶、彭廷飏、钟殿华、李寿堂、解璜、彭体元、陈桂智、徐元善、陈家镇、王汉昭、戴履中、李万钟。光绪《蒲江县志》云:“鹤山书院声振一时,而名垂后世,固非他学可比也!”

光绪三十年()清廷废除科举制度,举办新学,书院走向没落。是年,蒲江县高等小学堂建立,校址在县衙署侧考棚。年中华民国建立,蒲江县高等小学堂迁到鹤山书院旧址,改名为蒲江县高等小学校。年,蒲江县高等小学校迁入县城文庙。年,因蒲江县小学毕业生各奔成都、邛崃、眉山等地就读中学不便,遂将原鹤山书院改办为蒲江县立初级中学校。

乾隆时的蒲江鹤山书院图

民国时的蒲江鹤山书院图

年,学校改名为四川省蒲江县初级中学校。年,新校舍建成,学校迁至鹤山书院山麓,即今蒲江中学校址,书院原址辟为学校果园。年秋,蒲江中学迁往城西南新校园。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虽“哲人已萎”,鹤山蒲水却青绿依然,先生之风如山高水长。八百载悠悠而下,南宋以降鹤山书院为国家培养大批杰出人才,鹤山之学源远流长,泽被后世。

蒲江中学思贤阁

来源:蒲江文博往期精彩回顾

走进凉山

记支教教师——周秀:用知识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

蒲江的秋天这么巴适,不去这5个地方浪漫简直是浪费!

成蒲铁路进入试运行阶段,蒲江段大有特点哦!

全面落实年.蒲江总动员(二十三)

光明乡党委书记刘刚解读年光明乡工作安排和部署

地道蒲江话别样中国风看非洲三兄妹在蒲江的安逸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