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县元代古建筑汇总

2023/7/10 来源:不详

北京哪间湿疹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150598.html

黎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境内文物众多,最为典型的为古建筑。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最新统计资料显示,黎城古代建筑总数有处,其中元代遗构有9处,有7处庙字,一处古桥,一处水井;明代遗构有17处,有10处庙宇,4处古塔,3处古桥;清代古建筑居多,有处,除各类庙宇外,还有教堂、民居等,其中不乏精品和孤例。其建筑风貌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有的雄伟壮观,有的小巧玲珑,有的结构简洁,有的精雕细作。这些蔚为大观的古代建筑,构筑了黎城历史的绚丽和灿烂。本文就元代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八处古建作一介绍。

元代古建

灵源圣井庙

灵源圣井庙

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东阳关镇长宁村,在长宁村除有灵源圣井庙外,还有土地庙,在相隔米的辛村还有天齐王庙,可见在古代这里就是老百姓焚香、祭祀繁多的地方。建国初期这里曾作为学校使用多年,80年代村委作为库房使用。现已恢复原貌,现存建筑古朴宏大,风貌仍存。

灵源圣井庙构件

该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大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明、清遗构。一进两院布局,坐北朝南,南北长49米,东西宽31米,占地面积平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为砖砌照壁,山门(倒座戏楼),献殿、正殿、后殿、耳殿、廊房等。正殿建于青石砌成的台基之上,台基长11.26米,宽2.85米,高0.75米。殿身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四椽袱对前乳袱,通檐用四柱,梁架用自然弯曲木材,结点古拙;前檐柱头斗拱五蒲作双下昂,蚂蚱形耍头;补间铺作为仿上隐刻。前檐门窗木装修新作,殿内正中石砌神台。山门出两部分组成;一层为入庙通,二层为倒座戏台;主山门两侧又各增设一圆拱偏门。庙内存明、清重修碑各一通,碣四方。整座建筑元风明显。该庙为研究地的寺庙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单位。

天齐王庙

位于黎城县东北20公里处的辛村,与长宁村灵源圣井庙相距米,碑载创建元至正元年(年),明清屡有修葺。坐北朝南,一进院,东西32米,南北42米,分布面积平方米。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明、清遗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现存有山门(倒座戏楼)、正殿;东西两侧有妆楼、廊房、耳殿。戏楼下部正中南向辟门。

辛村天齐王庙

庙内存元、明、清创修、重修碑五通。正殿建于0.6米高青石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悬山顶,布瓦布脊屋面,通檐用三柱,前檐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柱头卷刹明显,侧角显著,出檐深远。前檐装修为板门、直棂窗。正殿前设0.5米,高方形青石砌露台。戏楼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柱头科三踩单翘斗跳。于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庙为研究当地元代早期古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昭泽王庙

位于黎城具西南20公里处的上遥镇西下庄村。此镇南邻潞城市,西接壤于襄垣,西北邻武乡,交通条件便利。西下庄村面临浊津河,南依大山,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昭泽王庙东侧紧邻民居,南侧为村中商店,西侧为沟壑,紧邻农田,北侧为荒地。

昭泽王庙

清康熙二十一年《黎城县志》载:“下庄。因古有上庄,故名下庄。又因该村坐落在县西部,故又名西下庄。西对东而言,因有东下庄。清光绪六年《黎城县续志》记为“西下庄”,今沿用之。据庙正服背刹题记载创建于元至正元年(年)。坐北朝南,东西16.4米,南北34.3米,占地面积.52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仅存正殿一座,东西两侧为廊房。正殿从梁架、斗拱等构件上看为元代建筑。建于高0.83米的石砌台基之上,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筒瓦屋面。正殿共用柱22根,其中2根置于内槽当心间,皆为圆形木柱。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前后乳袱用四柱,前出廊,檐下设有斗拱7朵,均为五铺作双昂,计心造,昂为琴面式,耍头蚂蚱形,里转单抄,二跳昂后尾呈沓头状承乳袱,柱头卷刹明显。檐下当心间设双扇板门,次间、稍间改为现代窗。殿内后槽砌佛台,上置佛像均为新塑。两侧廊房已改建。

该庙是黎城县保存较早的一处寺庙古建筑,为研究当地元代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路堡圣源王庙

位于黎城县程家山乡路堡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42.35米,南北38.61米,面积平方米。据庙内碑文载“创建于元大德二年(1年),明、清历代重修”。

路堡村圣源王庙

现存建筑龙王殿为元代遗构,其余均为明、清时遗构。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遗有山门(倒座戏台)、佛爷殿;两侧遗有为东、西妆楼,东、香厢房,关爷殿、龙王殿、土地殿。龙王殿建于高0.8米的石砌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灰布筒板瓦屋面,琉璃脊、吻、兽。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前对乳袱用三柱,前廊式。斗拱共7朵,分别置于廊下柱头和补间。四铺作单昂计心造,补间铺作出有斜拱。前檐当心间设板门,次间为直棂窗。庙内存有元代创建碣、重修碣各1方,清重修碣1方,保存较好,字迹清晰。该庙为研究当地的寺庙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社奶奶庙

位于黎城县洪井乡北社村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23.6米、南北31.55米,占地面积.5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从斗拱、檐柱、梁架构件上看为金代建筑,东西廊房原址新建,其余均为清代建筑。

北社村奶奶庙

中轴线上仅存山门(倒座戏台)及正殿。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四椽栿后乳袱用三柱,单檐悬山顶,前檐柱头斗拱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装修已改。戏台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为砖砌台基,明间设板门为入庙门;上建倒座戏台,面宽三间,进深五椽,五架梁后单步梁,单檐硬山顶,前檐施坐斗出异形拱,装修全无。抗战时期,北方局在此召开北方局高干会议。年4月23日被黎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庙为研究当地早期寺庙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古县桥

位于黎城县黎侯镇古县村村中。该桥横跨冲沟,东西走向,为石砌单孔拱桥,桥面长13米,宽5米,净跨5米,占地面积6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元代遗构。

古县元代古桥

桥面两侧栏杆、栏板、望柱缺失。拱券条石间由铁钯钉禅卯连接、固定。正面浮雕龙纹,正中嵌筑高浮雕龙首作吞蛇状。桥面垫高,水泥铺设,北侧增筑拱券涵洞,加宽桥面,为国道。该桥古朴坚固,雕饰精细生动,为研究当地元代桥涵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东仵水井

位于黎城县西件乡东仵村中。据碑文记载,创建于元至正十一年(年)二月十一日。东西4.5米,南北7.8米,占地面积35.1平方米。水井建有高1米的石砌井台,井口呈圆形,直径0.45米,石砌井壁,存有元创建碑1通,今仍在使用。

平头安泽庙

位于黎城县上遥镇平头村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24.5米,南北40.5米,占地面积.2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中轴线上建有倒座戏台、东殿、正殿,两侧为山门(东侧)、廊房、厢房、耳殿。现仅存正殿和东殿,倒座戏台坍塌,其余建筑均为遗址处新建。正殿建于石砌台基之上,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筒板瓦屋面。四椽栿通檐用两柱,前檐下设有斗拱7朵,柱头斗拱4朵,补间斗拱3朵,均为四铺作单下昂,昂下设有异形华头子,耍头蚂蚱型,里转后尾出踏头呈蝉肚状。

平头安泽庙

墙体青砖砌筑,原置双扇板门,直棂窗缺失。东配殿为清代遗构,建于石砌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简板瓦屋面,前檐下设斗拱七椽,柱头科四攒,平生科三攒,均为三踩单跳。该庙为研究当地元代、清代寺庙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胡立成根据有关资料编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