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一千年古县,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

2025/1/15 来源:不详

提到河南省,大部分第一反应就是“粮食大省”“人口大省”。在一些地域黑子的眼中,会刻意渲染“偷井盖”“贫穷落后”等词。早几年还有新闻报道,某大学生在录用后又被辞退,理由仅仅是她是河南人。事情闹大了之后,该公司道歉了。首先地域歧视是不对的,其次,稍微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有什么资格高高在上的歧视呢?

说到某省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大家纷纷拿出证据来,我这儿有个什么人物,我这儿有个什么国宝。还是拿数据说话吧,最简单的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是哪个省份?答案是河南。洛阳是15朝都城,夏商周汉代隋唐等等,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这里都是君王定都的首选。安阳是10朝古都,开封是9朝古都。

都城所在之处,一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最直白的结果就是,河南省出土的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可以想象,千年之前这里聚集着文人墨客,达官贵族,他们在这里饮酒作乐,畅想未来。谁能千年之后,部分人谈到这里,迷之高高在上,指指点点。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河南省一个县城都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它就是河南省淮阳县。正因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淮阳县有着“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的美称。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哲学家们苦苦追问这个问题,妄图找到人类精神安生之所。弄清楚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对于一个民族同样重要。只有搞清楚了变化沿革,你才明白,原来今日种种一切,千年的中华女儿已经在努力。当你吃着香喷喷的馒头时,古人正在研究如何食用小麦,古今交融,很是神奇。

中华民族来自哪儿呢?河南省淮阳县真是发源地之一。一切你想了解的,关于中华民族的秘密,都可以在淮阳县找到答案。“伏羲有神圣之德,统一了华夏各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山。”这里的陈地指的就是淮阳。后来炎帝神农氏都在这里定都。

伏羲作为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中国许多思维、文化和习惯追溯至来,最终还要回到伏羲这儿。创造文字、男聘女嫁、发明琴瑟、驯养家畜、分治各地,伏羲这些措施和发明,后世依旧沿用。伏羲时期,淮阳县一开始并不算繁荣,据《长沙子弹库楚帛书》记载,那时候还是一片荒地,是因为伏羲的开垦才变得繁荣起来。

淮阳县地处黄河中下游,有广阔的平原,物产丰富,历来都是君王定都的首选之地。奴隶社会时期,周王采用分封制,各诸侯王圈地称王,淮阳县那时候叫做陈国,下面管辖着13个邑。这是淮阳县第一次建国。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这时候越是古老传统的地方,越难以通过变革变得强大。

公元前年,楚国兼并了陈国,也就是现在淮阳县,从这个时候开始,淮阳的地位开始下降,成了县一级的行政单位。秦朝瓦解的时候,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年,他们建立的王朝“张楚”定都于陈,这是淮阳县最后的辉煌,此后地位不断下降。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陈胜吴广建立的王朝叫“张楚”,可见淮阳县被楚国兼并后,完全融入都楚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去了。

为什么淮阳县在奴隶社会时期如此辉煌,进入封建社会后地位逐渐下降呢?君王在定都的时候除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还要考虑军事力量,交通运输情况。一般来说,都城不能偏离疆域中心,不然边疆造反反应不及时。当然,在如今有高铁、飞机的时代,这条规则已经不适用了。随着中国面积不断扩大,淮阳自然不再是都城首选了。

无论如何,当现在的中国人追忆过去,探寻华夏民族起源时,绝对不可能错过的地方就是淮阳。在这里还保留着上古时期的记忆和文化,传说中守护伏羲女娲陵庙“泥泥狗”,还有纪念伏羲的太昊陵庙会,这里是历代帝王朝拜的地方,朱元璋也曾经来这里朝拜。每年庙会的时候,有好几十万人来朝拜,还有海外文人回来考古寻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7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