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是七品有个县令表示不服,我乃皇帝亲封
2023/9/17 来源:不详北京酒渣鼻的医院 http://m.39.net/news/a_8598835.html
自从三国时期曹魏名臣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度开始,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就不停的把人才按等级分类,到了隋唐之后,更是连官员的官位都按一品、二品这样自上而下加以区分。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同一个官职在不同时期地位也是不一样的,而且称谓也不同。
就比如县令,有的时候称县令、县长、有的时候称县尹,有的时候称知县,在此就以县令统称,在隋唐之前县令官位虽然不是地位很高,但也绝对不会太低。
京城附近的县令基本都是五品官,而地方则是六品左右。
但到了明清时期,所有的县令都是七品官了,但却有一个异类隐藏在其中,那就是浮梁县令,这个官职可是正儿八经的正五品县令,甚至见了一般都知府都可以和人家平起平坐,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和浮梁县特殊的地理条件与当地特产有关。
浮梁县自古以来就盛产茶和瓷,在古代,这两样东西都是赋税的重要来源。
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在历史上长期隶属于浮梁县管辖,因而浮梁被誉为“世界瓷都之源”,唐代的浮梁茶也曾闻名天下。
在敦煌遗书之《茶酒论》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分别留有“浮梁歙州,万国来求”与“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美名。
因为浮梁的茶税和千年炉火不断的景德镇制瓷,使得浮梁县的地位位列全国前列,甚至堪比京畿忠重镇。
所以唐玄宗曾经命五品官柳国钧为浮梁县令,自此之后,而当时,其他地方县令多为七品。
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奠定了浮梁县令为五品官的习俗。
甚至在清朝年间,还有皇帝给浮梁县令加四品衔赏戴花翎。
自此浮梁县的县令就与其他地方县令有所不同,地位殊荣,非比寻常,即使一般都地方知府也会给浮梁县令一些面子。
而浮梁古城周边则是佛印禅师道场,令古县衙更是增添了一丝佛家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