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永川县与永川县志彭华蒋

2024/10/18 来源:不详

本文载《巴蜀史志》年第1期

永川县与《永川县志》

彭华蒋加华

永川县(今重庆市永川区)始建于唐朝大历十一年(),是名副其实的古县。在古代时期,永川县曾经前后3次修纂县志(清乾隆版、清道光版、清光绪版),而且都是在清朝时期。清光绪《永川县志》,较清乾隆、清道光《永川县志》可谓后出转精。清光绪《永川县志》虽然有过两三次影印出版,但一直没有被整理出版。新推出的清光绪《永川县志》整理本,是一个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的普及本。

永川县,古旧县名。唐大历十一年()分璧山、泸川两县置,属昌州,治所即今重庆市永川区。以城南有三河汇流,形如篆文“永”字(H:\曾-未完事项\巴蜀-第1期\Image\永川县与永川县志.jpg)而得名,或说因山川阔远而得名(《太平寰宇记》卷88、《大明一统志·四川名胜志》)。按以上两说,以前一说(因水得名)更可信。

元至元二十二年(),永川县并入大足县(今重庆市大足区)。明洪武六年(),复置永川县,属重庆府。年属川东道,年属东川道,年直属四川省。

年,属璧山专区(年属川东行署区)。年,属江津专区(年改属四川省)。年,将铜梁县板桥区所辖板桥、三教、云龙、寿永等乡划入永川县。年,改江津地区。年,江津地区改名永川地区。—年,为专地行署驻地。年,永川地区撤销,改属重庆市。年,撤销永川县,改设永川市(县级)。年,隶属重庆直辖市。年,撤销永川市,改设重庆市永川区。

永川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西南端,长江流经境南沿17.6千米,有永川河、小安溪等大小溪河余条,有松溉、朱沱长江水运码头。永川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小麦、玉米、高粱、甘薯及柑橘、茶叶、蚕茧等,红茶、绿茶享誉中外。矿产有煤、天然气、铁、石英、重晶石、矽石、白云石等,工业有采煤、食品、机械、化工、玻璃、水泥、缫丝、火电等,永荣矿务局为重庆市重点煤矿之一。永川的名胜有茶山竹海风景区、重庆野生动物园、黄瓜山风景区等。

在古代时期,永川县曾经前后3次修纂县志,而且都是在清朝时期。

第一部方志:清乾隆《永川县志》9卷。清王诰等修,黄钧等纂。

王诰,江西金溪人。举人。清乾隆四十年()任永川县知县。黄钧,永川县人,庠生。

在清乾隆之前的历史时期,永川并没有专门的志乘,而清乾隆《永川县志》实为首创。清乾隆乙未()秋,王诰至永川任知县,与县中人士凌育德、魏效祖、刘有彬等人商议修志,得到大家的赞助。令人欣喜的是,黄钧出示了自己手录志稿一册。不免遗憾的是,黄钧所手录的志稿仅为内容概略。于是,便在黄钧所手录志稿的基础上,开局举事。次年(1),《永川县志》修成,共计9卷。惜乎县志未及付梓,而王诰奉调离任。次年(),江苏阳湖县(今江苏省常州市)举人张心鉴继任知县,鸠工刊行,始蒇其事。

评论说,清乾隆《永川县志》9卷,实则文笔平庸,而且记述有很多谬误之处。但是,因清乾隆《永川县志》为永川县的第一部志书,故往往为后续此志者所参考。

第二部方志:清道光《永川县志》12卷。胡筠修,李墉等纂。

胡筠,号个园,江西新昌县(今江西省宜丰县)人。清道光二年()进士。清道光二十三年(),任永川县知县。李墉,永川县人,府学生。

胡筠来任知县时,王梦庚已升为重庆府知府,因修府志,而嘱各县纂修县志。于是,胡筠在与县教谕龚翼修(四川广安州拔贡)商议之后,便召集李墉等人根据清乾隆旧志重新纂辑。这次修志,主要是采旧志以后诸事编订之。清道光二十三年()成书,遂付梓行。是为清道光《永川县志》。

第三部方志:清光绪《永川县志》10卷、首1卷。清许曾荫、吴若枚修,马慎修纂。

许曾萌,字景山,江西金溪县人。增生,清光绪十八年()以军功保举署永川县知县。马慎修,字晋卿,永川县人。清光绪十七年()辛卯科举人。吴若枚,字澍臣,湖北武昌人。举人。清光绪十九年()九月任永川县知县。

清光绪十九年()许曾荫知永川县事,因清道光《永川县志》内容概略,分门也有不当之处,且已历50年,一些新人新事需要补记,受邑人之请,与缙绅商议重修《永川县志》,于清光绪二十年()续修《永川县志》10卷。也就是说,清光绪《永川县志》是接着清道光旧志而续修50年时事,于旧志亦略有补订。清光绪二十年()成书,后遂付刊行。

此后,永川县未再举修志事。民国三十五年(),永川县县长周开庆(—)等人编纂《永川县县政概况》铅字印行。

清光绪《永川县志》,计有卷首1卷、正文10卷。

卷首1卷,收入新序、旧序、凡例、图考等。新序如许曾荫《增修县志序》、吴若枚《增修县志序》,旧序如王诰《县志旧序》、张心鉴《县志旧序》、龚翼修《重修县志序》、胡筠《重修县志序》。凡例共计13条,出自马慎修之手。卷首的图考,起着一目了然的作用。

正文10卷,依次为卷之一“舆地志上”、卷之二“舆地志下”、卷之三“建置志”、卷之四“赋役志”、卷之五“学校志”和“典礼志上”、卷之六“典礼志下”、卷之七“职官志”和“选举志”、卷之八“人物志上”、卷之九“人物志中”、卷之十“人物志下”。

清光绪《永川县志》以人物记载最多,全书所收载的人物有余人,约计10万字。清光绪《永川县志》对李永和、蓝大顺、张国福(张五麻子)等攻占川南各县及围攻永川县的战事记述,尤为详尽;对山川、塘堰、古迹、场镇、寨堡、物产等门类的记述,也颇为详细。

清光绪《永川县志》的天文按里差测算,地理则开方计程,物产则详加参考,赋役亦详载以备参稽。忠孝节烈,亦备录不遗,善善从长,不嫌累幅。灾异祯祥,亦必书以示警。凡此种种,皆为允当。也就是说,清光绪《永川县志》的史料价值是比较高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删除了“艺文志”,此则有乖志体。

清光绪《永川县志》在清光绪二十年()付梓刊行后,一直没有被整理过,仅有过两三次影印出版。影印情况如下:

(1)清光绪《永川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42册,成都:巴蜀书社,年。

(2)清光绪《永川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编委会编:《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第6、7册,成都:巴蜀书社,年。

以上两次影印,之所以一名“四川府县志辑”、一名“重庆府县志辑”,是因为重庆于年成为直辖市,故由“四川府县志辑”改名“重庆府县志辑”。其实,这两次影印所使用的底本,都是清光绪二十年刊本。

(3)清光绪《永川县志》,年影印本。

这次影印出版的清光绪《永川县志》,是由永川区档案馆组织整理的。根据媒体报道,这次影印出版的清光绪《永川县志》,以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版本为底本,结合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本予以校勘补正;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原版复制,对看不清楚的地方作适当描修,最大限度地保持原貌。

本次重新整理的清光绪《永川县志》,以清光绪二十年()宾兴公局刻本为底本。本次新推出的清光绪《永川县志》,属于全新的整理本。全书施以新式标点,并且对全文进行了注释,对生僻字、疑难字加以注音,又增加了“前言”“整理说明”“后记”等,并在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后括注了公元纪年。也就是说,本次新推出的清光绪《永川县志》整理本,是一个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的普及本。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彭华(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

蒋加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74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