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好家风典型人物一牟三爷的家风
2023/7/18 来源:不详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编前语
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
近年来,被誉为“才子之乡”的自贡市富顺县,已成功举办家风文化节活动,并开办多个四川富顺·中国家风传承馆,旨在宣传好家训、弘扬好家风、传递正能量,促使全社会大力弘扬和践行优秀家风家教文化。
而在该县发展史上,曾经涌现出众多好家风典型人物,如童寺的萧三三(萧永升),兜山的牟三爷(牟泽林)等,他们无不勤奋、俭朴、孝心、奉献,其“孝,德、善”等家风家训一直为后人所传承,为乡人所影响。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家风是无价精神财富,无形却伟大。四川在线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希望能够带给各位读者以人生的启迪。
四川在线记者文铭权/文
自贡观察刘亿/摄影
在富顺县兜山镇,有一句流传了数十年的话,叫“有困难找牟三爷”。说是这位出生于年的老爷爷,当年因为孝心、爱心、勤劳,撑起了一个大家庭,并赢得四邻八里乡亲赞誉。虽然老爷爷已于数年前逝世了,但周边群众还时不时念叨着他。
年3月下旬,四川在线记者慕名前往兜山镇采访,从其乡亲们、后辈们的口碑里,逐渐还原“牟三爷”的若干家风小故事。
一个人的肩膀撑起整个大家族
悠悠沱江流过千年古县富顺,在兜山段岸边,有一个小地名叫赵家山的小山村。
“我们牟家是年从富顺县(现大安区)王大山乡搬迁到赵家山的。”兜山镇香炉村10组村民牟希陶告诉四川在线记者。
(牟三爷)
今年76岁的牟希陶,是“牟三爷”大哥的儿子。据他介绍,年正值抗战尾声阶段,川内抓壮丁从军很严重,而且地里的收成极差,于是牟希陶的爷爷、奶奶带着全家16口人,把王大山的田地处置后,前来兜山投奔牟希陶的大姑姑家。“主要是大姑爷的亲姐夫,是当地有名的地主。”牟希陶说。
(受访者牟希陶)
“三哥本名牟泽林,本来在家中七兄弟中排行老三,但是二哥很小就去世了,实际上排行第二。但还是被大家尊称为牟三爷。”今年85岁的牟泽恒,是“牟三爷”最小、也是目前唯一在世的2个兄弟之一。
牟家到兜山落脚后,向地主租种了8亩田、20亩地。“当时我三个长成人的哥哥里面,大哥牟泽纯离家当兵,另一个长年在外。只有三哥常年在家里干农活。”牟泽恒说,由于家里太缺少劳动力,三哥9岁开始就跟着父亲牟利和下地干活。
(牟三爷)
牟三爷的农活在当地很有名气,打石头、竹编、泥瓦工等等活路,无所不会。特别是犁牛,更是堪称一绝。“犁一块田,从来不会‘翻坯’,像粑过的一样平顺!”当年邓绍忠是当地农业上的一把好手,但“牟三爷”始终是他所尊敬的人。
那时的牟三爷为了家人不被挨饿,即使是在冬天里也还光着脚在田里劳动。“那时他的脚总是长着冻疮,流着脓血。”虽然当年自己年幼,但牟泽恒至今记忆犹新,“下雨天,众人都在家里耍,三哥披上蓑衣就去地里忙活。雨太大的时候,就在家里弹棉花。”
(牟三爷)
为了让家人都活下去,“牟三爷”想尽一切办法务工赚钱,外出做苦工、熬红糖、弹棉花,因为经常干到深夜而导致视力下降。“而所得的钱,从来不留一个子儿,全部交给老母亲,在大家庭中统一支配。”
牟泽恒回忆,年,三哥得了水肿病,而且肿得很厉害,“连门槛都迈不过”。在家躺了两三天后,他又下地干活“挣工分”。“在别人‘歇稍’(休息)的时候,他又去山头的一处乱岗上,整理出一块地,种上厚皮菜等,为家人充饥。”
(受访者牟泽恒)
牟泽恒说,正因为三哥的努力,牟家才创造出两大奇迹,一是在上世纪几个特别苦难时期,全家人都没有一个被饿死,二是作为有六兄弟的大家庭,从来没有闹过别扭而分家。
一辈子闲不住的“牟三爷”到晚年的时候还是停不下来。“在年退耕还林的时候,三爷还上山帮着地里除草。”牟泽恒的儿媳妇周本芬说。
在他年满90岁,被孝顺的孙子接到富顺城里住的时候,“牟三爷”还从乡下带去若干竹篾等,每天编织背篼、提篮等,编好后免费送给周边的居民使用。
(牟三爷)
“牟三爷”的这种生命不息劳动不止的习惯,也影响了他的后辈,他的儿子、今年69岁的牟祖云,至今还在乡下种庄稼,还有好几亩柑橘林。
“孝心”岩洞感天动地
在“牟三爷”老家房屋背后的山崖下,有一个人工开凿的山洞,宽达2米,长度近10米。“当年一万斤红苕放进来都装不满。”牟祖云说,周边不少村民时常会带着后辈前来参观,让其切身接受孝心教育。
(孝心山洞)
“这个山洞,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父亲利用农闲,一个人用了近两年时间,用錾子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谈及“牟三爷”修建山洞的初衷,牟祖云说,除了冬天需要存储红苕等农产品外,最主要是为了家人在夏天免受酷暑侵扰,享受这一“天然冰箱”乘荫纳凉。
(孝心山洞)
“牟三爷”是当地有名的孝子。
“三哥还在小的时候,在山上摘的野果子,只要品相好、块头大的,都会拿回来给老母亲吃。”最让牟泽恒感动的是,就在年,因为收成不好,加之牟家人丁增多,家里面临揭不开锅、甚至要被迫分家的窘境。正在让牟家“掌门人”——牟泽恒母亲为难之际,“牟三爷”咬牙通过借高利贷,借来了一些稻谷,缓解了燃眉之急。这笔高利贷,还是他通过帮人当长工才慢慢还完的。
(牟三爷)
因为子女多过余操劳,“牟三爷”的母亲刚过四旬牙齿便全部掉光了,这让他很难过。
在父亲年逝世后,“牟三爷”更加孝敬自己的母亲。上个世纪“大跃进”时期,尽管家里时常揭不开锅,他仍想方设法帮工挣钱,只为让母亲吃上一点肉。
年,“牟三爷”的母亲已进入弥留阶段。“吃不得,也睡不得。”牟泽恒回忆,“三哥就坐在老母亲床头,让她靠在自己的身上,那样软和点,没那么难受。”牟泽恒说,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七天,直到母亲含笑而去。
(牟三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牟三爷”是一位和蔼的、可亲的德善之人。邻里间有了什么矛盾,他总是出面主持公道,给大家讲道理,劝大家和睦相处。
对村里的晚辈和自己的孙子牟德彬,“牟三爷”时常用“百善孝为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道理来教育他们,告诫他们做事要有胆量敢担当、有信心敢创新,有孝爱知善施。
(牟三爷一家)
“三爷从来不说脏话,不乱开玩笑。从来不会喊村民的绰号或小名。对自己的侄儿媳妇,也不会直呼其名,而是叫某某娘,极为尊重。”当地村民说。
有困难找“牟三爷”
“牟三爷好人啊,当年他来帮我们家盖房子,整整忙了好多天,硬是没有收一分钱的工钱!”80岁的杨泽芬老人说。
(牟德彬)
在赵家山,流传着“有困难找牟三爷”的说法。据杨泽芬老人讲,虽然牟家经济也很困难,但当“牟三爷”看到哪家有困难,总会伸出援助之手,在家里人不够吃的情况下,还要匀出救命的红薯粥送给别人吃。有过路的陌生人到家借宿的,三爷也管吃管住,且不收分文。
(牟德彬与牟三爷)
“在上个世纪60年代经济最为困难时期,但凡来赵家山乞讨的,都知道到下面湾子找牟三爷不会打空手,红苕都会有两根。”杨泽芬老人说。
“我们家和牟三爷家隔着好几里路。”家住沱江边一个小地名叫“下北岩”的彭世友今年已70岁了,说起“牟三爷”连连竖起大拇指。
年,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彭世友所在的村庄被淹,他家和彭世宽、张海清等9户人家受灾严重。闻“汛”而来的“牟三爷”带着牟家在家的兄弟和子侄辈,在江水中往来奔波,帮着搬家抢运东西。洪水退去后,“牟三爷”又来帮着清淤、重建,整整忙了2个多月。
(美丽的香炉新村)
“爷爷在世的时候经常给我说,做人要忘记别人的感恩,但要记住感恩别人。”在牟德彬心中,爷爷的正直善良、敢于担当,是他一直秉承的座右铭,亦是他奋斗之路的航标灯。
致富后的牟德彬,也像当年的爷爷一样,和他的合作伙伴邓申伟一起每年都会捐资助学,做慈善事业,先后对家乡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进行修缮改造。
(美丽的香炉新村)
同时,在他的组织带动下,其家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进行,赵家村(现香炉村)从一个贫困的山村变成美丽新村,产业得到振兴,村民户户住上了“小洋房”,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富顺兜山牟家“牟三爷”优良家风,得到有力的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