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十二处古城遗址威海人的老根

2023/2/23 来源:不详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m.39.net/pf/a_5131641.html
                            

据现有考古发现,威海境内自新石器时代出现人类活动的身影,至今已有约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时光中,一代代的境内居民筚路蓝缕,生生不息,绘出灿烂的人文诗篇,留下诸多历史印迹。

遍布威海全境的古城遗址,就是其中浓重一类。这些古城包括两大种类;一是作为县治驻地而形成的县城,如不夜县、昌阳县、育犁(黎)县、文登县;一是因军事建置而形成的营城、卫城、所城,如威海卫、靖海卫、成山卫、文登营、海阳所、宁津所等。成山卫古城体现了卫城与县城兼具的情形。

固然威海诸座古城的今天可见历史遗存并不多,但是这些古城仍都有痕迹可寻。通过这些地方的历史印迹,我们追溯数千年的古城风云,复原出威海历史的岁月场景。

春秋古城——不夜

目前已知威海境内最古老的城,是春秋时代的不夜城。不夜城遗址位于荣成市埠柳镇不夜村附近。晋代《齐地记》载:“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宋代《太平寰宇记》云:“不夜城即春秋时莱子所置邑,以日出于东,故以不夜为名。”不夜城由春秋时期的莱国所建,距今至少有年左右。不夜城处于前往成山礼日的必经之路上,成为了秦始皇与汉武帝两位千古大帝礼日成山的驻跸地。西汉时,设不夜县,属东莱郡。王莽时改不夜为夙夜,甚至还可能曾置夙夜郡。东汉初,不夜县并入同郡的昌阳县。因此,不夜古城经历了由邑城到县城到郡城复为普通邑城的过程。

不夜村碑

秦时古县—昌阳

昌阳古城遗址位于今天文登区宋村镇宋村村、城东村、石羊村三村之间,北依昌山(回龙山),南临昌水(昌阳河)。因为位于昌山之南、昌水之北而得名。古城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据秦封泥“昌阳丞印”,秦初时昌阳县已经出现在历史舞台,是威海境内最早的县治,时属即墨郡。西汉时,昌阳县属东莱郡。西晋武帝泰始元年(年),昌阳县被废除,结束了近年县城历史。至解放前,故城西南的“寨角子”和西北的“城角子”及部分残垣可见,至年,全辟为耕地。

昌阳古城遗址平面图(翻拍于文登博物馆)

双尉古县——育犁(黎)

西汉时,威海境内属东莱郡,设有三县,除昌阳县、不夜县之外,在今乳山境内设有育犁县。东汉建武五年(29年),育犁县并入东牟县,作为县城存在时间约为多年。育犁古城遗址位于今乳山市育黎镇城阴村城南米的平原上。故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米,东西宽约米,总面积约万平方米。据故宫博物院所藏西汉官印“育梨右尉”,其正确的名称有可能为育黎(梨通黎)。根据官印中的“右尉”之意,西汉时期的育犁县是拥有两个县尉的人口大县,可见西汉时乳山境内社会之繁荣。育犁故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育犁(黎)古城遗址碑

千年古县——文登

北齐天统四年(年),析牟平、观阳地置文登县,属光州长广郡。县城初建土城于文登山(文山)右,故名。而文登山得名,源于秦始皇东巡历史,“故老相传,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之”。唐初,文登反隋领袖淳于难降唐,唐朝一度在文登设登州,亦称文登郡,文登城为州治郡治之地。明洪武元年(年)至洪武五年(年)重修文登土城,城周长七华里,高两丈五尺,厚一丈。设三门,东曰望海,南称新建,西谓昆嵛。明万历八年(年),沿原基改建土城为石城,三年告竣。计周长六百七十七丈,高两丈。此后多次修整。年,为抗战故将该城拆毁。文登设县至今已有年,作为县级政区,文登二字从未撤销,治所基本未变,成为威海境内的古代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创造出灿烂的地域文化奇葩——文登学。

道光文登县治图来源:清代道光本《文登县志》

威震海疆——威海卫

明洪武三十一年()设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明永乐元年(年)筑城。威海卫城规模并不大,面积约为0.55平方公里,但因为地处明王朝海防重地,与天津卫、金山卫、镇海卫并称明代四大卫。康熙版《威海卫志》载:“永乐元年建城,砖石相间,高3丈,厚2丈,周6里18步。”卫城有东西南北四门,东北隅设水门,排城内积水,墙内置更铺16座。上世纪30年代初开始,城墙逐渐拆除。现存环翠楼南、北两段夯土残墙,长米,最高6米,最宽5米。明中后期,卫城西墙中部高处建一小型纪念建筑,名环翠楼。建成后,迭经兴废,年至今两次重建,环翠楼成为威海的历史地标建筑。威海卫明城墙遗址为威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环翠楼公园为免费开放的国家4A级景区。

威海卫明城墙遗址

卫县同治——成山卫(荣成)

遗址位于今荣成市成山镇驻地。明初设立成山卫后,明洪武三十一年,创建石城,周六里一百六十八步,高一丈八尺,厚二丈,设四门,东曰“永泰”,西曰“天顺”,南曰“文兴”,北曰“武宁”。清雍正十三年(年),废成山卫设荣成县,县治为原卫城所在地。乾隆元年(年)开始,荣成县第一任知县罗克昌组织修复城门、城墙、堞楼、县署等建筑。年代,成山不再为县治,至今仍被称为老荣成县城。故城历经四次修葺,年将城垣拆除,仅余东、北二门。后东门拆除,北门武宁门尚存,北门洞为石基砖卷,高3.8米、宽4米、进深13.3米。8年,武宁门(位于成山镇成山二村北)修复完成,是为今天模样。成山卫故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成山卫武宁门

绥靖海氛——靖海卫城

遗址位于今荣成市人和镇靖海卫村。据《靖海卫志》记载,“靖海卫古名普庵郡,明魏国公徐达平定东牟,草创卫治,洪武三十一年,始筑石城,周九百七十一丈,高二丈四尺,门四”。靖海卫取“绥靖海氛”之意得名,故城因地势筑于西、北高,东、南低的山冈坡地上。城垣呈东西长方形,现四垣轮廓尚清楚。西、西南、东北城墙地基尚在,但已残缺不全。其东、东南城基在60年代整地时被毁。原卫城内有居民,即靖海卫村。村中东西大街及正南大街,仍是过去的通往东西门和南门的大道。今靖海卫村内有年古银杏树,与古城同龄,见证古城悠长岁月。

靖海卫故城墙基

齐东重镇——文登营

遗址位于文登区文登营镇文登营村,是明清两代胶东地区最高军事机关所在地,被誉为“齐东重镇”“东方名藩”,形容文登历史,可谓:文有文登学,武有文登营。明宣德二年(年),为防御倭寇,建文登营于文城西关,以节制成山、靖海、威海三卫。宣德十年(年)迁入此地,文登营名由此而来。营筑土墙长约3华里,高8尺,设东、南、西3门,南门门额内外各嵌石匾一块,内刻“齐东重镇”,外镌“东方名藩”,保存于文登博物馆。抗倭名将戚继光有诗作《过文登营》:“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文登营驻军将校士兵以及眷属定居于此,遂成文登营村,全村余户余姓,成为文登区最大的杂姓村。至今文登营村中依稀能看到古城墙、烟墩、古马道的印迹。年,文登营村收集史料、文物,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博物馆——文登营史展馆,陈列着数十件文登营将士使用过的兵器、器皿,记录了文登营从明朝宣德二年至今近年的岁月变迁。

文登营遗址现状图

海北之所——海阳所

明初为防倭寇侵扰,明代在胶东沿海广设卫所,军事要害之地设“卫”,次要之地设“所”,乳山境内沿海设有海阳守御千户所,不隶属于卫,由都司直辖。据明嘉靖《山东通志》载,海阳所设立于明洪武三十一年(年)。海阳所城分内、外城,内外城之间约米距离。外城城墙周长三里(约1米),高二丈(1丈约等于3.3米),宽一丈二尺,内为夯土外包砖石,墙外有深八尺、宽一丈二尺的护城池,设西南二门,城门及城墙底部均用青石砌筑。内城四门,设有千户所衙及随职官眷住房,兵营、马棚、兵械库及粮草仓库等分列各处。清代裁所后,海阳所城无人顾及,被拆砖取土,只剩断垣残壁,逐渐离开人们的视线。海阳所驻军后裔演化为海阳所村,今为海阳所镇驻地。

海阳所村民居

安宁海口——宁津所

宁津所故城位于荣成宁津街道宁津所社区,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全称宁津守御千户所,不隶属于卫,由都司直辖。所城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城垣呈正方形,系用黄土与灰褐土夯筑,四面各开一门。今东、南、西三面城垣早已不存,仅北门左右两侧尚有一段残垣可见。东段长米,共计米。宁津所官兵后裔定居成村为宁津所村,宁津所所在的宁津街道拥有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1个省级传统村落,同时也是威海境内银杏古树最多、海草房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宁津所民居砖墙

石立如崖——百尺崖所

遗址位于经区崮山镇百尺所村。明代威海卫辖左、前、后三个千户所,百尺崖所全称为百尺崖备御后千户所,成立时间当与设卫同时。百尺崖所城筑于成化年间,据康熙年《威海卫志》记载,“城面砖,尺寸高下同卫,南北二门,周三里有零。”。故城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墙仅存北墙西段和西墙北段,各长约米,墙基残宽5米,高4米,外层原为石块筑成,中间为夯土,墙基石砌,在西北角有少部分残石基。

百尺崖附近海岸

寻山之南——寻山所

明洪武年间,为防倭寇侵扰,在寻山之南设所,全名寻山备御后千户所。洪武三十一年(年)始建砖城,周长1米,高7米,宽7米,设3个门。寻山备御所隶属成山卫,设千户3人,百户10人,所镇抚1人,兵人,下辖15座墩、堡。黄、樊、张、席等姓指挥官在此镇守,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定居成村,故以所命名寻山所,今所城已成遗址。

寻山所村碑

最后说明,以上对于威海古城的介绍,定义并不严谨,内容来源于文献记载及个人初步调查,并非专业历史研究文章,仅供阅读导览之用,内容可能有错漏之处,请以事实为准。(文/图姜明星)

我们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统筹:王岚

原标题:《独家报道

十二处古城遗址!威海人的“老根”都在这!》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