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典故中的蔺相如,他的墓地就隐藏在山
2023/1/7 来源:不详我们参观了洪桐的大槐树以后。紧接着开车来到洪桐县东面的古县。古县有战国名相蔺相如的墓地。林相如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一位有名的人物。脍炙人口的成语“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将相和”都是讲的与蔺相如有关的故事。
在山西临汾政府网上赫然写着:蔺相如故里位于古县东北约50公里处的蔺子坪村,村南米许,有蔺相如墓,墓高约8米,围约50余米;墓前有一石碑,其碑文历千年岁月已不可辨,然“赵上卿蔺相如墓”几个大字犹十分清晰。游客来此,掬蔺河之水,聆故里乡音,抚墓前碑碣,断不会不思蔺相如当年之往事,发思古之幽情;太史公《史记》中的蔺相如事略,亦会浮现眼前。
汽车在霍岳山脉奔驰,穿过洪洞,进入古县,时而沉入山谷,满目是青翠;时而飞上山巅,一览众山小。随着山路的蜿蜓曲折,我的思绪也在起起伏伏。此行的目的是拜谒蔺相如墓,这是我珍藏很久的一个心愿了。还是在读书求学的时候,就在课本上读到了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从此,蔺相如的高大形象就矗立在我的心中。可是,我没有想到蔺相如的墓就在霍岳山中的古县。了知此情,我就决计再去拜谒这位不朽的名臣。 山,越钻越深;水,越行越幽。在这灵秀的山水间,我又一次回味起蔺相如的勋绩。
蔺相如平生办的第一件事是完璧归赵,这是他初出茅庐的第一次露脸。有人把一块美玉——和氏璧献给了赵惠王。秦国的秦昭王听说此事后,非常想得到和氏璧,于是心生诡计:派人向赵惠王请求,假装同意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惠王知道这是个骗局,但要是不将和氏璧献给秦昭王,又怕秦国借此攻打赵国。于是,赵惠王就派蔺相如带和氏璧出使秦国,要他做到既不失和氏璧,又能揭穿秦昭王的骗局。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恭敬地将它献给秦昭王。秦昭王对和氏璧爱不释手,却只字不提割城给赵国的事。蔺相如灵机一动,说:“大王,和氏璧有斑点,让我指给您看。”秦昭王很震惊,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说:“我将和氏璧给了您,大王您却不提割城给我国。如果您坚持不割城给我国的话,那么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秦昭王担心和氏璧被毁,只好命人拿出地图,假装割城给赵国。蔺相如明白,秦昭王只不过是在演一场戏,便说:“和氏璧是公认的宝贝,赵惠王送和氏璧时,斋戒五天。现您也应斋戒五天,并安设‘九宾之礼’,我才敢将和氏璧献上。” 秦昭王实在没办法,只好照办。秦昭王斋戒五天,并安设“九宾之礼”后,就让人请蔺相如将和氏璧献给他。蔺相如说:“我已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待秦国将十五座城割给我国后,我国定派人将和氏璧送来。” 和氏璧不在秦国,秦昭王只好放了蔺相如。后来,秦国没有割城给赵国,赵国也没有给秦国和氏璧。
当年范成大路过蔺相如墓的时候,曾写下这首《蔺相如墓》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釃酒奠疏林。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一杯水酒祭奠千古名卿蔺相如,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此刻正在进行着心灵的对话。范成大一路北上,看到沿途的衰败景象,百姓的痛苦生活,他心中的痛苦也一步步的加深。行至邯郸,面对蔺相如墓的时候,诗人忽然平静了下来,一路上的悲伤、愤慨,统统烟消云散了,因为他已经找到了释放这种情绪的途径了。这里有一位卿相出使秦国,在秦国的朝堂上临危不惧,果敢、英勇的保持了和氏璧的完好无损,保持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此刻就好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范成大,更加明确了他此去金庭的目的。诗歌“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两句告诉我们,范成大要像蔺相如一样,以国家为重,为国家和君主的尊严而奋斗。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金国是不允许来使私递书信的,但是在范成大此行的任务中,还包含更改跪拜受书礼一项,而这一事项南宋孝宗又不肯将它写进国书,因此范成大必须要冒着砍头的危险递出一纸私书来完成孝宗的嘱托。蔺相如在范成大心中已经成为一种强大地精神支柱了,更是一种感召力,纵使历经千年也依然不曾消退。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蔺相如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个体了,他更多的代表着赵国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对民族的忠诚。
我们真是怀着对蔺相如的崇敬心情去寻找他的故里和墓地的。还没进县城我们就看到了建于城郊的蔺相如公园。公园规模很大,公路边是一个相如广场,广场中央立有一尊蔺相如的雕像。两侧是商业街,不过商业街上门可罗雀。广场西南侧是一片空旷的低洼地,一边修了一个大池塘,一边建有一座相如纪念馆。到李子坪村了,一条笔直的墓道直达山脚,墓道两边立有古旧的石人石兽,气氛庄严。圆形的墓堆用一圈整齐的块石围着,墓顶上青草翠绿,颇有生气。墓前立有一块石碑,上刻“赵上卿蔺公相如之墓”。墓旁一棵大树足有二、三人合抱粗,见证了这座坟墓的历,蔺相如墓地所在村庄为什么叫李子坪呢?据说,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逼秦王击缶,一直使秦王耿耿于怀。秦国灭亡赵国以后,蔺相如后代为避免秦王的报复,蔺氏全族移居赵城,并将“蔺子坪”名改为“李子坪”,保护了蔺相如长眠之地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