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过上好医院驻古县古

2022/6/27 来源:不详

南山村位于古县古阳镇西边,紧邻省道线,是古阳镇唯一的贫困村,村里有识别贫困户户。全村主要种玉米和小麦,靠天吃饭,要是遇到天旱的年景,就有可能绝收。村民80%的收入靠外出务工。

  带着真情真扶贫。脱贫攻坚以来,医院先后派驻多名“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期驻村进行帮扶。通过抓紧党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并因地制宜,多方协调,引进项目,产业带动,发展集体经济,努力为村民谋出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几年下来,南山村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年,全村实现了整体脱贫。

党建引领树威信

  “我刚来的时候,村里的党员活动室就一间空房子,夏天热得不能待,冬天冷得待不住。30多名党员,有时候开会都到不了三分之一……”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南山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许少俊说,为了改善党员活动室的环境,他们动手清理打扫,协调资金购买了空调、桌椅、打印机、音响等设备,让党员有地方学习、有地方议事、有地方说话、有地方活动。

  

指导南山村党建工作硬件有了,如何让党组织发挥作用?为了摸清全村党员的情况,许少俊带领工作队队员王洋、王鹏走村入户,找党员谈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慢慢地,“三会一课”正常了,90%的党员都能到会了。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项目的选定还是项目的建设,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实行民主决策、民主建设,让群众参与监督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实现阳光作业,并指导村“两委”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第一书记”和扶贫队员就带着资料到家里给老党员单独讲党课、讲政策。“我腿脚不方便,到不了会场,咱们的‘第一书记’和帮扶队员都特别好,每次给我送资料,传达政策,我的党课、心得体会一次都没落下……”今年70岁的老支书房国秀说,在他们的带动下,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更强了。

发挥优势解民忧

  “年,医院给我们免费发了鸡苗,我们家人口多,那次领了多只,第二年卖了多元……”村民段厚娥说,她老公因为腰疼,多次去医院检查,都走的是绿色通道,而且一分钱都没花。现在段厚娥和老公在镇上做小吃生意,能为家里增收多元,不仅可以贴补家用,还能帮衬儿子一些。

  

为南山村村民发放鸡苗许少俊说,当时他们单位出资元,购买只土鸡苗,发放给贫困户,邀请专家讲解养殖、饲养技术,带动贫困户65户,年收益10万元左右。

  

在南山村开展义诊活动医院还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多次协调组织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科、普外科、风湿免疫科、儿科、超声科等科室专家和青年骨干组成的义诊队到南山村开展“免费义诊、健康讲堂、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活动,并对来院就诊的贫困户开辟绿色通道,除医保报销外,给予减免住院费、诊疗费。

  今年57岁的村民房福龙,因脑梗晕倒昏迷,扶贫队员王洋立即开车带他去医院救治,才捡回了一条命。“多亏了工作队的小王,要是晚去一会儿我就没命了……”房福龙说,他现在恢复得很好,不仅行动自如,还能干点轻快活儿。

  已经住进移民搬迁房、今年71岁的刘国杰说,他告别了土窑洞,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在“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帮助下,刘国杰多次在医院免费检查,还做了双膝盖置换手术,享受国家扶贫政策后总共花了元。

  

春节前在南山村进行慰问

截至目前,医院门诊接待该村贫困户就诊余人次,减免费用共累计20余万元。同时,医院还高价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帮助贫困户增收,在中秋、春节等节日前为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巩固提升谋发展

  “我们村已经在年整体脱贫,现在属于巩固提升阶段,但是脱贫只是开始,让所有群众都过上富裕日子,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发展集体经济!”许少俊说,通过多方协调,村里申报的光伏项目于年6月底并网发电,到年底累计收入.33元。受益后的南山村,又积极发展家户房顶光伏,目前有8户贫困户安装家户房顶光伏发电板,年均预计增加收入元左右。

  

帮助南山村建立现代化养鸡场

扶贫工作队还紧抓县里推广油用牡丹助推脱贫攻坚的政策机遇,与华兴公司合作,加快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目前有33户贫困户种植油用牡丹66亩,每亩每年可增收多元。

  年,村集体采取“集体+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投资69万元流转土地亩,集中连片种植中药材柴胡,实现了从育苗到种植、管护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目前已经种植的柴胡长势可人,形成了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还投资85.3万元引进大型烘烤制干项目,预计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2万元。

医院扶贫工作队先后荣获先进工作队、临汾市工人先锋号许少俊说,下一步,扶贫工作队将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强村富民,加大核桃种植,利用扶贫车间对核桃仁进行深加工,目前正在注册商标,打造品牌,增加附加值。还要扩大蛋鸡的养殖规模,在现有00只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至只,带动群众增收。

  “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许少俊信心满满地说,村集体好了,有钱了,才能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好事。只有集体经济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老百姓才能更明确脱贫致富的方向,乡村振兴才能落到实处。

转自临汾日报记者郝海军摄影杨锋斌郝杰编辑杨冉责编杨锋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