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古城焚毁后废弃,到明朝于旧址设太原县

2024/9/13 来源:不详

#百家帮扶计划#宋大平兴国四年(年),太宗赵光义灭北汉并焚毁晋阳古城,下诏废晋阳城,晋阳古城从此废弃。

虽然北宋不久即在汾河以东建太原府,但太原府不论规制、地位都与晋阳不可同日而语,且与晋阳相距数十里,已无半分晋阳气象。原晋阳古城一带,则置平晋县,为太原府治下。

直到明朝洪武八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重新于晋阳古城旧址设置太原县,到景泰元年建城,此后,晋源镇为其治所,一直到太原解放。明朝设置的太原县,就是由耿彦波市长主持建设,年完工的“太原古县城”的前身。

据明嘉靖《太原县志》载,今晋源区晋源镇明洪武四年(年)为平晋县治,八年(年)改为大原县,景泰元年(年)筑城。

城墙周长4公里,高96米,设四门:东为观澜门,南为进贤门,西为望翠门,北为奉宣门。正德七年(年)建城楼、角楼。现存西城门瓮城星椭圆形,宽12-19米,深10米。

明太原县城素有“凤凰城”之誉。当年城内楼台亭阁寺观坛庙遍布。

包括:玄帝祠、关帝庙、北寺、东岳庙、吕祖堂、奶奶庙、按察分司、桐封书院、玉皇庙、

窑神庙、隆恩寺、姑姑庵、尹公祠、观音阁、邑坛、财神庙、城隍庙、梁公祠、安宁寺、药王庙、养济院、预备仓、天地坛、观音堂、空王佛、龙天庙、仙翁庙、宝华阁、县衙、文庙、三官庙、鼓楼、文昌宫、河伯祠、腊八庙、先农坛等。

四条正街上分布着12座裤坊,另外城内各处还有22座五道将军庙。

位于晋源镇东街。

始建于明洪武六年(年),后屡有增建修草。庙坐北朝南,重院建筑,为五进三分式院落,南北长余米,东西宽近50米,占地总面积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琉璃照壁、棂星门、泮池、献殿、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藏经阁以及各院东西两庑,另有崇圣寺等建筑,共60余间。

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3间,单榜歇山顶,琉璃剪边,高约12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四周施单翘、双品斗拱,蟠龙天花板,殿内东西两壁绘有山水、花卉壁画60余平方米。

年复修杞殿、大门等,目前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晋源镇南关,其始建年代不详。

龙天庙即其他地区的龙王庙,是当地百姓祈雨和祭祀龙王所用,独特的命名也反应了晋源一带的地域文化,

庙坐南朝北,现存大殿,面阔、进深各三间,硬山顶,有廊,施单昂斗拱,格子门窗,为明代建筑风格

位于晋源镇北街。始建年代不详。

阁坐西朝东,现存清建大殿、后房、耳房等15间,占地面积平方米。大殿下为砖询窑洞3眼,上建硬山顶楼阁3间,总高1.14米。

又名泰山庙,位于晋源镇东街,主奉东岳大帝黄飞虎,始建年代不详。

现存戏台及大殿为明代建筑。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0平方米。大殿面阔、进深各3间,上为单檐悬山顶,饰有琉璃菱形图案,殿前有廊,施双昂斗拱,高约10米。

正殿台基之下,左右各有厢房5间。正殿对面有卷榻项乐楼一座,面阔、进深均为3间,高10余米,台基由石条垒砌而成,高约2米,中有通道至正门。

乐台正面有立柱,上施梁坊连接承重,外加人物山水雕镂花板,后面临街,为青砖成。前台有石雕低栏,上蹲数只形状各异的小石狮。乐楼东西两面各有旁门,以通出入。

正殿之东有小院,仅40余平方米,为吕祖堂。正殿之西建有偏殿3间,为师奶奶庙。

位于晋源镇西大街中段。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建筑。

寺坐北朝南,重院建筑,有山门、过殿、正殿、厢房、配殿、耳房等殿宇30间,占地总面积平方米。

其余还有玉皇庙、秦家大院、朱氏民居等文化遗存,均为明清建筑,反应了明清时期当地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是晋中盆地难得的民居艺术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7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