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古城好光景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人

2023/4/22 来源:不详

白癜风怎么挂号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8/9200235.html

邹韬奋祖居。资料图片

舟过安仁

杨万里(宋)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船上的儿童不撑篙、不划桨,却只是撑着伞,这是为什么?仔细一看,原来是在用伞作帆,借风省力呢。好一派灵动轻快、妙趣横生的场面。这便是诗人杨万里乘船沿信江出行,经过古代安仁县(今江西鹰潭市余江区)时看到的场景。

近千年已过,信江依然潺潺流淌,从余江穿城而过。古老的余江城内外,依然有山水故迹可供游览凭吊。孔庙槐荫,柳祠桧色,玉真墨迹,果老丹池,市心塔影,山后书声,锦江渔坊,黎浦商帆,古称“安仁八景”。历经千百年,八景再难全。但从保存下来的建筑群中,仍旧可体味一番古意。

在余江区锦江镇老街旁,修旧如旧的余江古县衙展露新颜。据史料记载,余江古县衙始建于宋代,是江西省境内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古代县衙。县衙内,门楼、厢房、大堂、花厅等一应俱全。古县衙自宋代至民国,历经多次修复及损毁,已濒于坍塌。近年经过修缮,又重新迎接八方来客。

走出古县衙,前往明清古街,锦江古镇的建筑风貌次第展现在眼前。近米长古街上有大量完好的明清古建,均为木质结构,下铺营商,上铺居住,是典型的江南商户风格。

砖木石结构的锦江天主教堂,有大小各式建筑17栋,距今已有百年。罗马建筑风格的教堂主楼,阳光从玻璃窗外射入室内,让人恍惚间不记得身处何处。一排排红色梁柱,又别具中式风格。这是文化交流碰撞的遗迹。

文脉也在这里流传。如今的余江二中教学办公楼所在地,曾是宋代孔庙。楼前一棵在宋代种下的槐树,主干已老朽不堪,旁枝却枝枝蔓蔓,荫蔽半个院子,不曾断绝。当地县志记载,此树“风折枯,而再荣”。明清之际,安仁古县城文风鼎盛,一时间各大书院声名鹊起。在锦江镇李家村,已有多年历史的龙溪书院依旧完整保存。从造型精致的门楼和栩栩如生的雕刻上,游人不难回溯过往盛况。

近现代的风起云涌,同样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出生于福建的邹韬奋,是中国近代史上 的记者和报人,他的祖籍正是余江。余江城区建有邹韬奋的塑像,韬奋故居、祖宅至今保留完好。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余江血防纪念馆,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消灭血吸虫病的艰难历程历历在目。年,当时的余江县在全国首先根除了血吸虫病,看到人民日报上的报道后,毛泽东主席欣然写下《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从此变成了“春风杨柳万千条”。纪念馆内,一份份全国血防工作的珍贵历史实物展现在眼前。在体验区,巨大屏幕放映的影像资料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血吸虫病带来的巨大危害以及全国血防事业的成就。

舟过古城好光景。这一切,正等着人们沿着杨万里的船路,遍历古城的遗迹,在静谧的古镇中,体味历史的回响。

《人民日报》(年08月31日05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