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漳河欺负的最惨的一个古县魏县
2022/6/29 来源:不详魏县,隶属河北省邯郸市,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历史很悠久的千年古县。春秋战国时期此地为魏武侯别都,汉高祖十二年,设魏县,隶属魏郡。
说起漳河,自古就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大河,中下游地区在历史上屡遭其害,许多县城都被冲的到处搬迁,号称“横漳”,横的很!河北衡水的名称就是来源于漳河。
漳河,中国华北地区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支流,古称衡漳、衡水,衡者横也,意指古代漳河迁徙无常,散温而不可制约。公元8年(西汉末年)以前,漳河属于黄河水系,以后因黄河南徙,纳入海河水系。上游由两河合一,一为清漳河、一为浊漳河,都发源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腹地(行政隶属于山西晋中及长治等地),下游作为界河在经过区段划分河北省与河南两省边界,到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合流卫河,称漳卫河、卫运河,进入海河水系的南运河。漳河流经三省四市21县市区,长约余公里,流域面积为1.82万平方公里。由于漳河干流大致沿河北、河南两省边界东行,因此漳河也代之黄河为现代地理河北、河南两省的界河。漳河水利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西门豹治邺即在漳河河北省临漳县段建设了引漳十二渠(西门引水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建设了漳泽水库、岳城水库、红旗渠、漳南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在流域农业生产和治理洪涝灾害方面发挥了作用。
魏县自汉代建立,县城原来是位于今天魏县东北的于村渡,既然称“渡”,就是渡口,说明当时魏县城是濒临河流的。唐朝天宝年间,魏县县城被淹,人们在城北不远处新建了魏县城,这次搬迁只是近距离搬迁。
金朝,魏县县城再次被淹,这次把魏县城搬到了三十里之外的洹水镇。这个洹水镇以前也是个古县,叫洹水县,宋朝降为镇并入了成安县,现在魏县搬到这,这里就划入魏县。
到明朝洪武三年,洹水镇的魏县又被漳河淹没,这次又把县城搬到了“五姓店”,这个五姓店就是今天的魏县所在地。
再到清朝乾隆年间,五姓店的魏县城再次被漳河冲毁淹没,这一次,魏县没地方搬了,干脆就把魏县撤销了,并入了大名县。于是,从乾隆年一直到解放前的这段历史上,魏县没有了。
于村的旧魏县现在什么也没了,洹水镇的旧魏县现在还有村庄,就是今天位于漳河两岸、分属魏县北皋镇、车往镇的旧魏后、魏东北、旧魏西、旧魏东四个村。
东壁乌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