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四个以川为名的县,均历史悠久,仅其
2024/12/13 来源:不详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内陆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古属豫州,历史上因大部处于黄河以南而得名河南,简称“豫”,又因为我国早中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有“中原”“中州”之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我国八大古都中有四座就位于今河南省境内。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众多的名城、古县,其中伊川、栾川、潢川及淅川这四座以“川”为名的县,就均为历史悠久之地,仅一座不是千年古县。伊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市南面,为我国著名古都洛阳市辖县。伊川之名历史悠久,伊川即洛水支流伊河,虞舜时就有伊川之名,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称伊川、伊阙、新城,西汉汉景帝时始置县,称新城县,隶属于三川郡,三川郡之三川即“河、洛、伊”三条河流。伊川作为政区名始于南北朝东魏时,改新城县为伊川郡,隋时称伊州,后短暂设伊川县,此为伊川县名之始。隋大业初,伊川县并入洛阳县,此后今伊川县境并未形成统一建制且伊川再未作为县名直至民国时期。年,民国时新设之平等、自由两县合并为伊川县。建国后,伊川县县域略有变迁,先后为洛阳专区、洛阳地区辖县,年洛阳地区撤销后属地级洛阳市。潢川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自古为“鱼米之乡”,不仅建制历史悠久,也曾长时间为豫东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河洛重镇,吴楚上游”之称,其古为光国、黄国,古称光州,现为河南省地级信阳市辖县。潢川建制历史悠久,为黄歇故里,是黄姓的发源地,西汉初所置弋阳县为潢川建制之始,为两千多年古县。魏晋南北朝时期,潢川地域为南北之间争锋之地,建制变化频繁,改称定城,曾先后为弋阳郡、南郢州、淮南郡等,唐朝称改弋阳郡为光州,此为光州之始,但最初治光山,唐睿宗(年)时才改治定城(今潢川)。明朝初,定城省入光州,隶属于汝宁府,清朝雍正年间升光州为直隶州,民国初废州为潢川县,因县临潢河而得名。建国初曾于潢川设潢川专区,年专区撤销后,潢川县一直隶属于信阳。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陕西相邻,为南阳市辖县,因淅水得名,是一县连三省之地。淅川坐拥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也是全国移民大县,更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县。淅川古为楚国初都丹阳所在地,秦时于此置丹水县,南北朝时期始设淅川县,唐时曾短暂升为淅州,金元时期并入内乡县。明朝中期,淅川县复设,清朝时曾改为淅川厅,清末升为淅川直隶厅,民国初废厅又为淅川县。栾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市南部,为地级洛阳市辖县,有“洛阳后花园”之称。栾川历史悠久,传说远古时期有鸾鸟群栖于此并因此而得名,栾川设县前为卢氏县栾川镇,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年)升镇为县,但五十年后的年又废县为镇,仍属卢氏县。金、元、明、清,栾川均为卢氏县辖镇。年栾川解放后再次设县,建国后先后属陕州专区、洛阳专区等,年隶属于地级洛阳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