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县素有帝乡侯国之誉,是一座千年
2023/7/14 来源:不详舞阳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属漯河市辖县,舞阳县是千年古县、革命老区县,汉樊哙、吴汉,三国司马懿曾封侯于此,素有“帝乡侯国”之誉。境内贾湖遗址拥有10项世界之最,贾湖文化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到年前,被誉为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舞阳农民画闻名海内外,是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阳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健康促进县、全国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示范县、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河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是河南首批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河南省最佳投资城市,是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
01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遗址,C14、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距今约―年,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始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
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再现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辉煌,与同时期西亚两河流域的远古文化相映生辉。
贾湖遗址呈近圆形,总面积5.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5米。是一处重要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贾湖遗址清理出房址45座、陶窑9座、灰坑座,墓葬座、瓮棺葬32座、埋狗坑10座,以及一些壕沟、小坑、柱洞等。
贾湖遗址主要是古墓葬、房址、陶窑、灰坑等。墓葬多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向以西和西南居多,无葬具痕迹。随葬物大多为生活实用品,有的随葬品成组出现,如龟甲、骨笛、叉形器成组出现的墓葬有20多座,墓一般均较大,随葬品较丰富。男性随葬品多为石铲、石斧、骨镖、骨镞等,女性随葬品以骨针、纺轮、磨盘较多。贾湖遗址的墓地比较集中,多成片出现,有的重复埋葬出现叠压。房址大多为椭圆形,结构以半地穴式为主,多为单间,有少量依次扩建的多间房。房址内有灶台、柱洞等。窑址较小,有窑室、火门、烟道和烟孔,有的保留有窑壁和火道。
贾湖遗址清理出房址45座、陶窑9座、灰坑座,墓葬座、瓮棺葬32座、埋狗坑10座,以及一些壕沟、小坑、柱洞等。出土的遗物有刻符龟甲、骨笛、稻作遗存等。
遗物主要包括陶制品、石制品、骨角牙制品及动物遗骸、植物果核等。
陶制品以红陶为主,有泥质、夹砂、加炭、夹蚌、夹云母陶等。种类有:炊器(釜、鼎、甑)食器(钵、三足钵、碗)、盛器(缸、双耳壶、罐、盆)、及渔猎工具类(弹丸、网坠、陶锉、纺轮)。
02樊哙墓
樊哙墓位于舞阳县马村乡郭庄村。郭庄是一个大庄子,墓在村西北一条南北街的路东。墓高5米,直径16米,下部青石围圈,墓前用石板铺成广场,四周植以松柏。墓前有《汉书》作者班固为其撰立的碑文,高约1.5米,宽约65厘米,厚约30厘米,结实厚重完好无损,碑上的字是双线镂刻,为一般碑文少见,字大5厘米见方清晰可辨,上刻:“汉樊侯铭,班固撰。黆黆将军,威盖不当,操盾千钧,拔主项堂,汉兴破楚,矫矫忠良,卒为丞相,帝室以康。嘉靖丙申知县张颖、县丞钱汝楫、主簿姚文豪同立”。这通碑刻在明朝嘉靖丙申年(公元年)多年了。碑文后方树以“汉将军武侯之墓”的碑刻。
位于樊哙墓前有棵千年古槐树,当地人称为樊哙树,这棵古槐树,虬枝铁干,树干很粗,三四个人才能合围,高大的树干直插云宵,远望去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巨人。它站在路旁,记录舞阳环境变迁,见证了舞阳社会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