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之邑地名探究之河南鹿邑

2023/6/28 来源:不详

关于地名的探究一直是我的兴趣,中原地名探究是我的第二个专题。之于我来说,是一个学习历史和地理的过程,通过对地名的认识抑或是重新认识,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其中有故事、有情怀,有山川,有河流,更多的是神州大地上先民们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奋斗历程。

▲鹿邑太清宫

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一曲《小雅·鹿鸣》奏罢,周王的宴会也进入了高潮,君臣相得,举杯燕饮,好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也……

三千年前,中原大地还并非熙熙攘攘之地,虽然文明早已成就,但是环境保持良好,青山秀水,蓝天绿地,动物和人类相得益彰,这个呦呦鹿鸣之地,就是我们要说的鹿邑县了。

地名由来

鹿邑县第一个县名叫做苦县——秦始皇二十五年(前年)置苦[hù]县,至今已有多年。需要注意的是“苦”字的读音,hù,音同“户”。

▲隋朝鹿邑及周边地图

鹿邑县名则起自隋朝——隋开皇十八年(年),撤销武平县,在“故鹿城地”置鹿邑县。之所以叫做“故鹿城地”,是因为县境西部另有鸣鹿城,传说鸣鹿城即是因麇鹿众多,以常有鹿鸣,因以为名,是为鹿邑。

▲鹿邑地名变迁

鹿邑地名沿革比较清晰,基本上是厉国——苦县——鹿邑县一脉相承,中间虽有短暂改名,但都不影响其主要的沿袭。

厉国,商朝至周朝春秋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为炎帝之后所建立,国君姜姓。

厉字在古代的读音与赖字相通,根据古汉语同音通假的规则,常常与赖字混淆在一起,厉国也因此被称为赖国。所以在王莽全国大改名运动中,此地曾被改为赖陵。

苦县,古县名,今河南省鹿邑县。

▲春秋时期苦县地图

《后汉书》在苦县条下注:春秋时曰相(指县境),有濑乡;

《晋书卷一四志第四》云:“苦东有赖乡祠,老子所生地”;北齐魏收《魏书》在谷阳县条下注:有苦城、阳都坡(今郸城宁平东南)、老子庙、栾城。

东魏崔玄山《濑乡记》云:“濑乡在(苦)县东南十二里……老子祠在濑乡曲仁里,谯城西出五十里”。最著名的苦县大屠杀就发生在现今郸城县宁平镇(解放前一直隶属于鹿邑);

《水经注》也记载,苦县故城在武平故城以东,在赖乡和谯县故城以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

▲鹿邑风光

鹿邑县地处黄淮平原涡河的中游,位于河南省东部,豫皖两省交界处,总面积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办事处、管委会),个行政村,总人口.2万人。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