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简史一辈子很长,别忘了花5分钟读读她
2023/5/9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m.yyk.99.com.cn/fengtai/68389/map.html
文
郁震宏
1
杭嘉湖地区,古代的水路要道,西为苕溪,东为大运河。大运河至崇福镇分叉,两支向西指向天堂杭州。
一支向南流向长安,折西到杭州,这是隋唐古运河,俗称上塘;一支向西流向塘栖,折南到杭州,这是元明两代疏通的新运河,俗称下塘。
这两条,现在都叫京杭大运河。石门镇只有隋唐古运河,大麻镇只有下塘河。一个镇而有两条古运河,整个杭嘉湖,只有崇福镇!
2
公元年,中国地图上出现了一个新建立的县:崇德县。崇德县的县衙门设在崇福镇,到年,崇德县并入桐乡县,崇福作为县城,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整整年,是一个标准的千年古县城!
崇福历史底蕴深厚,三日三夜讲不完,这里只能举其大者而言。我们且把崇福古代史划为两个阶段,以公元年为界,之前是未建县的阶段,之后是作为县城的阶段。
崇福镇,是中国南方比较早就被文献记载的地方。第一次记载崇福的,是《国语》。《国语》中说: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诸暨),北至于御儿。御儿,就是崇福的古称,春秋时期处在吴越两国的边疆。
御儿,是古吴越方言的记音字,什么意思,已不可考(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因为是记音字,所以写法很多,比如《汉书》中就写作“语儿”,这就像马克思、牛顿一样,只是记音而已,如果光看字面,也许会误以为他们一个姓马,一个姓牛。语儿,也是这个道理,并不是说话的孩子!
崇福的古称,后来以“语儿”为最通行,语儿溪因此得名,后来简化为“语溪”。御儿,逐渐不用了。
3
秦汉时期,崇福镇境属于由拳县,由拳,也是一个古越语地名,跟拳头无关,所以有时也写作“囚倦”。这个时期的崇福人,身份证上写的籍贯是:会稽郡由拳县人!
进入三国吴孙王时代,由拳县改名“禾兴”,不久改名“嘉兴”,从此一直到公元年,崇福镇一直属于嘉兴县。
从文献记载看,南朝是崇福经济文化的一个高峰期。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崇福就占了三个。梁武帝天监二年(),今崇福镇区,就造了常乐寺,北宋时改名“崇福寺”,俗称“西寺”。
与常乐寺同时建造的,还有南广福寺、北广福寺。
这三个寺的位置,据《至元嘉禾志》记载,以县治为参照系:
常乐寺,在县治西80步。
南广福寺,在县治东南步。
北广福寺,在县治西北步。
很明显,三个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大致在一里路范围。寺院如此密集,非常少见,这说明这个区域已经非常繁华!
到了唐懿宗咸通9年(),又建了修证院,即后来的广法寺,俗称东寺。东寺的位置,在县治东北步。也就是说,崇德还没有建县之前,方圆一里之内,已有四座寺院!
在此之间,隋朝运河开通,崇福立即成为苏杭要道,逐渐成为商贸重镇、旅游胜地。公元年,白居易写了一首诗给刘禹锡,其中有“水驿路穿儿店月,花船棹入女湖春”,他在这两句诗下面注解说:语儿店、女坟湖,皆胜地也。语儿店,就是现在的崇福镇区,白居易称之为“胜地”,可见唐朝时期的崇福镇,已经是AAAAA级景区了!
4
寺庙是宗教场所,但对经济的促进不可小看。寺庙的庙会,就是集市的雏形。中国古代大量的集市、市镇,多是围绕着寺庙展开的,比如洲泉市形成之前,先有祇园寺;有的市镇,干脆以寺庙命名,比如海宁的周王庙、沈士(资胜寺的简称)。这可以作为社会学、经济学的专题,这里就不展开了。
崇德建县以前,崇福镇区已经这么多密集的寺庙,势必会产生集市。唐朝时期,崇福就出现了两个集市:义和市、语儿市。语儿,是沿用古地名;义和,出自《易经》“利者,义之和也”。两个市一东一西,隔河相望,非常近。那时候的运河河道,比现在小得多。
说到语儿市,不得不说到语儿巾。唐代诗人元稹《和乐天送客游岭南》诗“贡兼蛟女绢,俗重语儿巾”有一个自注:商肆多榜云:此地有语儿巾子。
诗题中的“乐天”,就是白居易,白居易、元稹是唐朝诗坛上最著名的基友,并称为“元白”。这对好基友,居然都写过崇福,这种待遇,不是一般古镇能有的!
元稹的这句诗是说,唐朝岭南地区的商铺、超市,大多挂着广告牌,上面写着:“本店有国际知名产品——崇福围巾!”
由此可见,语儿巾在岭南地区的广受欢迎,这也反映唐朝时期的崇福,语儿巾的产量一定非常惊人了!
5
经济、文化、交通一切准备就绪,只要唐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崇福就可大干一场。
春风没有来,倒等来了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天下大乱,逐渐波及东南。唐僖宗乾符6年(),崇福升为镇,镇以义和市命名,叫“义和镇”。为什么要把镇设在崇福,而不设在石门、梧桐,当然是综合考量了交通、经济等因素。
镇,是军事单位,据《唐六典》记载,镇分三等,长官叫“镇将”,上镇将,正六品下;中镇将,正七品上;下镇将,正七品下。由此可见,无论崇福的镇将是上还是下,至少已经和知县平起平坐了。这个时期,崇福尽管还没设县,级别却已经一样了!
崇福设镇于年,又过了59年,吴越王将嘉兴西部划出七个乡,设立崇德县,崇福,开始了县城的历史!
这一年,是公元年!
从年开始,到年,崇福一直是崇德县治所在地。到了年,也就是元成宗元贞元年,崇德县升为崇德州,崇福也就成升格为州治所在地,这个辉煌,保持了74年,明朝洪武二年,崇德州恢复为崇德县!
6
说崇福是千年古县城,是习惯的说法,其实,崇德建县以后,并没有建城墙。要到了元朝末年,才建了城,方圆5里30步;洪武十九年,被拆了去造乍浦城。嘉靖年间,倭寇肆虐,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崇德县城大体建成,第二年又进行了完善,方圆7里30步,比元朝末年的城大了两里。
从此,崇福有了安全感。城里的人不一定想出来,城外的人真的想进去,于是,劳家、曹家、吴家、余家等世家大族纷纷定居县城,崇福越来越繁华。
清代康熙元年,年,崇德县改名石门县,这个名字的改动,到我小时候,还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比如老人说“到石门去”,其实是去石门县城崇福,我起初总以为是丰子恺的石门。
其实,民国三年,石门县又改回“崇德县”,但老辈人习惯了,还是喜欢将崇福叫做石门,或者叫县里,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归属。
一直到我小时候,村里的老人还这样叫,这样的叫法,也许很快就会消失,这是一个时间问题,时间会淡化很多的情感与归属!